原标题:上市前突击分红2.9亿元,家族掌管的户外品牌要去港股敲钟|IPO直通车
《科创板日报》10月15日讯(记者 徐赐豪)继伯希和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材料后,又一户外运动品牌向港股IPO发起了冲刺。
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坦博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anboer Group Co., Ltd.(以下简称“坦博尔”)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坦博尔并非资本市场新面孔。该公司曾于2015年2月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底摘牌退市。
创始人将股权全部转让给配偶,今年上半年营收6.58亿元
坦博尔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99年。彼时,创始人王勇萍、王丽莉夫妇并购了中美合资的青州青远鞋业有限公司,涉足鞋类生产制造领域。此后,又通过收购苏北羽绒服厂,切入羽绒服赛道。
2004年,这对夫妇在山东青州成立青州坦博尔服饰,注册资本1000万元,王勇萍、王丽莉及王红(王丽莉之子王润基的姑母)分别持股50%、48%、2%。
值得注意注意的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发生变更。王勇萍是坦博尔的创始人之一,也是2015年该公司挂牌新三板时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进行一系列股本变动和股权转让后,王勇萍、王丽莉分别持股95%、5%。
不过,招股书披露,2022年7月,王勇萍将公司所有股份无偿转让给配偶王丽莉。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是作为其家族理财的一部分。
招股书显示,目前王丽莉通过直接持股(25.33%)、家族平台上海蓝银(67.14% 投票权)及员工平台青州坦文(4.17% 投票权),合计控制96.64% 股权。此外,其子王润基、祖父王开元等亲属均通过上海蓝银持股。
与多数依赖资本输血的同行不同,坦博尔坚持“零外部融资”路线,凭借内生增长实现规模跃升。
受益于2022年以来户外消费热潮,坦博尔营收从2022年7.32亿元增至2024年13.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33%;2025年上半年更以6.58亿元营收、205.6%利润增速延续高增长态势。
招股书显示,坦博尔定位“专业户外服饰品牌”,构建了顶尖户外、运动户外、城市轻户外三大系列。截至2025年6月拥有687个SKU,其中城市轻户外系列成为绝对支柱,以387个SKU贡献68.2%至82.7%的营收,累计销量达900万件。
这种“单系列依赖”在行业中并非个例,同期冲刺IPO的伯希和主要收入也来自冲锋衣系列。为破解结构风险,坦博尔近年发力高端化,2024年顶尖与运动户外系列收入占比提升至29.3%,2025上半年进一步增至31.4%。
渠道布局上,坦博尔加速线上转型,线上收入占比从2022年30.9%升至2024年48.1%。但其销售费用同步高企,招股书披露,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达5.08亿元,占营收比重39%,其中广告及推广费用1.13亿元,较2022年增长2.5倍。高额营销投入直接挤压盈利空间,公司净利率从2023年13.6%降至2024年8.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探至5.5%。
上市前突击分红,今年上半年现金及等价物缩水至2600.9万元
引发最多市场争议的,是坦博尔上市前的分红操作。
招股书披露,2025年坦博尔宣派股息2.9亿元,相当于2022-2024年三年利润总和,而2022年其分红仅3500万元。由于王氏家族持股超96%,此次分红中王丽莉个人获1.8亿元,家族合计分得2.68亿元。
大额分红直接引发财务结构恶化:坦博尔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7.415亿元骤降至2025年6月末4.875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从1.54亿元缩水至2600.9万元,而短期银行借款达2.1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陡增。
此外其高库存问题可能加剧资金压力。截至2025年6月,坦博尔存货规模达9.31亿元,周转天数飙升至485.4天,接近16个月,远超伯希和的213天。
中国专业户外服饰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专业户外服饰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将达到2871亿元,自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
赛道火热吸引众多玩家,除坦博尔与伯希和外,多个本土品牌均在筹备上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户外行业正处于高增长阶段,伯希和与坦博尔两家企业都精准踩中同一市场风口 ——以性价比打开大众户外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坦博尔若无法在专业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或在品牌差异化上打造出独特优势,恐将难以在行业增长红利中分得更大一杯羹。
谈及坦博尔作为家族企业的上市计划,江瀚认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上市募资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流动性压力,为其研发创新和高端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但同时,家族控股模式下可能存在的决策效率、透明度问题,以及产品结构单一、库存积压等隐患,都需坦博尔在进军资本市场前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赢得投资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