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国考打破年龄上限,释放双重导向
科技

蔡昉:国考打破年龄上限,释放双重导向

转自:长安街知事如果说上一轮技术革命还让人有时间慢慢适应,那么人工智能(AI)这波浪潮,直接把社会带入“加速度时代”。AI会对就业带来哪些影响?创造性岗位就一定安全吗?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有价值的工作”?国考打破年龄限制又释放了什么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劳动经济学会会长蔡昉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访时说,AI不是简单的“抢饭碗”或“换饭碗”,而是一把同时创造与......

盘点今年“双11”的新变化
科技

盘点今年“双11”的新变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1月10日,四川省乐山市一家商场内,商家推出“双11”优惠促销活动,吸引市民前来购物消费。李华时摄(人民视觉) 11月11日,中国邮政集......

马斯克称人类意识上传到机器人可能在10年内实现
科技

马斯克称人类意识上传到机器人可能在10年内实现

在本月较早时举办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出了惊人预测:在20 年内,人类可能能够通过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技术,创建自己心智的“近似快照”,并将其上传至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中,从而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一位X用户周四发帖称:“埃隆认为我们可能再过20年就能将人类的思想上传到机器人。仅仅20年……” 马斯克回应称:“可能是更接近10年,但考虑到机器人不具备人类的所有化学物质,......

小米汽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跨界造车仍需信任重塑
科技

小米汽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跨界造车仍需信任重塑

11月18日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了三季报。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小米汽车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不过,最近一段时期,小米集团股价表现疲软。11月20日,小米集团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再遭重创,盘中最低触及37.3港元,不仅跌破40港元关口,总市值也失守1万亿港元。收盘价报37.7港元,下跌2.89%。 汽车业务表现亮眼 在小米集团的整体业务板块中,第三季度,汽......

“输了中国赢了世界又如何”,英伟达“很失望”
科技

“输了中国赢了世界又如何”,英伟达“很失望”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在截至10月26日的三个月内,其总营收同比增长62%,达到创纪录的570亿美元。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0日报道指出,尽管英伟达的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却不断下滑,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地区)的销售额暴跌63%,至30亿美元。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

一手实测Nano Banana Pro后,我总结了8种全新的超神玩法。
科技

一手实测Nano Banana Pro后,我总结了8种全新的超神玩法。

来源:数字生命卡兹克万众期待的Nano Banana Pro,终于终于终于来了。 虽然没有给到Nano Banana 2的命名,只有Pro,但是这次的进化幅度,依然还是超了我的预期。深夜里,我的各个群都沸腾了。图一直在发,测评帖一条接一条,催我更新的朋友也不少。而这次的这玩意,不......

“大空头”伯里继续攻击英伟达和AI泡沫:真正的终端需求小得离谱
科技

“大空头”伯里继续攻击英伟达和AI泡沫:真正的终端需求小得离谱

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继续对英伟达(Nvidia)和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热潮进行抨击,尽管这家芯片巨头公布了井喷式的盈利,并对他的两个主要担忧做出了回应。 英伟达上个季度创纪录的营收和利润,以及乐观的第四季度增长预测,推动其股价在周四一度上涨5%,但受大盘下跌拖累,其股价随后逆转走势,收盘下跌了近3%。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2......

英伟达打了一剂强心针,投资者却越来越恐慌|硅谷观察
科技

英伟达打了一剂强心针,投资者却越来越恐慌|硅谷观察

硅谷观察/郑峻 现在黄仁勋对美国股市乃至经济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比马斯克更大。昨天全美国都在惴惴不安地等着黄仁勋发布英伟达财报。 香槟开太早了 英伟达最终交出的靓丽业绩让整个市场松了口气。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昨晚这样写道:“今晚市场和科技股迎来了’开香槟时刻’,这一切都得益于英伟达强劲......

从“批项目”到“造场景”,中国在改写什么?
科技

从“批项目”到“造场景”,中国在改写什么?

原创:战魔田默 秦朔朋友圈 「导语」:从“批项目”到“造场景”,中国把创新的语言从表格换成了体验。国家正在用“场景”重写治理语言——这不仅是一场机制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语法的更新。 ......

便利店的生存规则“瓦解”,已经从日本开始了
科技

便利店的生存规则“瓦解”,已经从日本开始了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经济低迷期,也就是“失去的三十年”,尽管在这个“失去的三十年”里,大批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各个行业一派萧条,可特殊的经济环境也孕育出了创新。尤其是零售行业,一批零售企业抓住机会,变革传统业态,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零售巨头。比如7-11、全家、罗森三大便利店巨头,均来自日本,其中,7-11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