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这次真玩大了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863篇原创

1

最近,美的搞了一个智能体工厂。

直接把制造业给整不会了。

你可能听过自动化工厂,数字化工厂,甚至智能工厂也有所耳闻。

但智能体工厂?

你大概率会一脸懵。

啥玩意儿?

原先我们说的工厂自动化,数字化,其实就是说工厂长了很多只眼睛,长了很多条胳膊,长了很多条腿。

生产过程透明了,能看到了。

设备机器能实时采集数据,出错了,能感知了,能滴滴滴滴提醒你了。

库存多少,进来多少,出去多少,原先一摸黑,现在清清楚楚了。

给各个机器写个程序,设计个固定动作,它们能做得很漂亮。

这已经是很牛很牛很牛很牛很牛很牛很牛的工厂了。

什么叫先进制造业?

这已经是了。

总体来说,就是让机器听人的话干活。

脏活累活苦活以及危险要命的活儿。

但人完全从繁重、枯燥、重复劳动的岗位里解放了吗?

没有。

为什么大家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厂打螺丝,就是因为送外卖至少能开地图,但厂里流水线可不是,是枯燥乏味且有危险。

那现在美的这个智能体工厂是什么呢?

工厂不光是长了眼睛,长了四肢,还直接长了个脑子,能自己决策了。

排产计划,自己定。

备品备件,自己预测,自己决定怎么采购。

设备出问题,自己诊断自己修。

还有什么注塑,钣金,上料,质检,安排机器人去巡检,都包圆了。

自己把眼睛和四肢调动起来。

干什么活,怎么干,都自己判断。

人不需要伺候机器了,而是机器完完全全伺候人类了。

这事儿怎么说呢?

很多工厂才刚刚开始数字化,刚刚打算给设备装上传感器呢,打算给自己贴上先进制造业的标签呢,结果人美的的这个荆州洗衣机工厂已经到智能体化这一步了。

就好比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练葵花宝典,费这么大劲儿,去拿个武林盟主玩玩吧。

结果美的掏出了高达。

2

你以为这就够牛了吗?

不不不。

还是小瞧美的这个【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的含金量了。

首先呢,美的这个智能体工厂不是一个智能体,而是14个智能体。

覆盖了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从研发、供应链、计划、制造、品质、物流、设备、工艺,甚至是在ESG,都是完全覆盖到的。

每个环节,都没有遗漏和落下。

每个环节,都是由同一个脑子控制的,虽然这个脑子是个超级脑子。

这就有个特别大的好处。

为什么工厂都已经自动化了,还会出现品控问题?

原料是好的,研发也没问题,工艺没问题,但是到品控的一个环节了,机器出故障了,质检的时候还没识别出来,那就只能事后补救。

因为这些环节是不同脑子处理的。

但现在因为工厂大脑可以跨场景调度和协同,那这些数据就都在它脑子里了,它就会自己判断处理。

哎,这个有问题啊。

返工,重做。

甚至根本到不了返工这一步,当首检出问题的时候,它马上就处理了。

过去美的生产时,每两个小时都需要工艺员、班组长、品控员碰一下,一起到车间的大屏幕前,看看生产到哪一步了,质量有没有问题,要不要调整。

系统像个报警器,会滴滴响,这里有问题,那里数据异常。

资深的老师傅们自己当侦探,查数据,猜原因,想解决办法。

这个先进吗?

先进,还是很领先的。

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如今真的可以暴打全球的原因。

但这个依然会耽误事儿。

因为人会出错,人会眼花,人会误判。

以及,人需要反应时间。

人也会累。

现在有了工厂大脑后,它会自己扫一遍数据,没问题就安静如鸡,有问题再召集开会。

开会前,它连怎么处理都已经想好了。

老师傅们可以节省下精力去应付更大的问题。

把人解放了。

以前工厂里的机器人或者机械臂,基本都是固定的存在,只能专注做某一个岗位的事儿。

它干完活闲了的时候,你都气啊。

怎么你一个机器人能比我们人类还闲?

美的智能体工厂就不一样了。

美的的具身机器人基本跟陀螺就没什么区别了,一直转停不下来。

质量首检,设备巡检,设备保养,安全巡查,给一些现场维修人员提供专家知识。

主打一个全能。

主打一个眼里有活儿。

同样一个事儿,以前靠人,处理速度是按小时算。

现在靠AI,按秒算。

不,甚至是毫秒算。

3

你以为让工厂大脑指挥机器人去拿设备维护和质检很简单吗?

不,很难很难。

以前美的机器人是什么角色?

就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任务是死的。

拧螺丝就是拧螺丝,搬箱子就是搬箱子。

现在机器人每时每刻都要接受工厂大脑的新任务。

以前是训练鹦鹉说个早上好,现在是要培养能参加奥赛的学霸鹦鹉,不光要听懂指令,还得会举一反三。

各司其职,已经很不容易了。

随时接受指派,更是难上加难。

你让我现在一会儿去写代码一会儿去做手术一会儿去卖个房子,我也不可能啊。

但现在美的的智能体工厂就是这样的。

整个工厂就像个实时更新的智能地图,所有机器人、设备和工作人员都在上面协同工作,数据一刻不停地都在流动交换。

用过AI的人都知道,AI好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出现幻觉。

如果写个东西出现幻觉,你气归气,但查漏补缺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是AI在工厂里落地,那出现任何一点儿幻觉都会很严重。

打个比方,机械臂正在装配零件,物流AMR送来新物料,视觉检测AI发现型号不对,但工艺智能体出现了幻觉,说可以微调参数,也能满足强度要求。

工厂大脑这个时候,就大聪明了。

那个啥,机械臂调整拧紧力度,同步通知供应链系统,把该批次物料数据记下来,未来同类问题遇到,直接自动处理。

那,可以说整个工厂,就跟着直接崩了。

要打造一个真正能落地的智能体工厂,难度相当于给还在高速行驶的f1赛车上换发动机了。

而美的的这个智能体工厂,不光光是1个智能体,而是覆盖了14个智能体。

人有多个人格,还会精神分裂呢,更何况是要协调14个智能体的工厂大脑。

一个指挥14个智能体协同工作的工厂,难度不是简单乘以14倍,而是乘以140倍,1400倍。

也因为很难,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才能申报取得WRCA世界纪录认证,荣获【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

4

那美的又凭什么能做出来?

凭的是美的制造DNA和数据飞轮。

AI需要什么?

需要海量的数据。

训练,验证,测试,推理,再训练,再验证,再测试,再推理。

让它在数据海洋里自己摸索出规律。

不断进化。

如果你设备只是一堆金属玩意儿,那你投入再多人力也不可能让工厂自己长出个脑子。

一定是大量的工业数据。

大量的、高质量的、精确的工业数据。

设备ID、物理参数、环境状态、原料批次。

原材料从哪里来,进来之后怎么配送到工厂线上,流水线怎么生产,怎么样加快生产,怎么检测品质,怎么下线,物流怎么出去,这些流程也都要数字化。

工业数据是很复杂的玩意儿,采集成本高到离谱。

而且这些数据又必须可回溯、可验证。

美的呢,刚好是有这个数字化的基础。

而且不光是有,是大有特有。

有到什么程度呢?

美的不光光是一家工业巨头,有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工厂、9家5G工厂、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家零碳工厂以及6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还是一家可以把包括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在内的工业解决方案卖出去的公司。

有什么能证明自己能力最快捷的方法吗?

能卖出去。

别人不买账,就是不够好。

美的不但卖,还卖得很好。

单是旗下的美云智数,客户有2000个,覆盖行业有50多个。

而且这些客户的生产需求是很复杂的。

比如安踏,作为世界头部运动品牌之一,既要应对限量款的小批量定制,又要处理双十一爆款的大规模生产,这种'大小单混着来'的模式,就更需要智能工厂的灵活性。

美云智数就是帮安踏的工厂升级得更聪明、更灵活,能同时应付各种订单不抓瞎。

真金白银的买单,就是最直接的投票。

美的既然都能把自己的数字化方案卖这么好,那么美的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就不用说了吧。

To b的生意是很难做的。

c端买家觉得产品不好,可能就忍了。

b端买家觉得产品不好,是会掀桌子的。

一定是你这产品足够牛x了,牛x到让我担心再不从你这里买,同行买了能把我干趴下的那种程度。

因为要卖出去,所以美的自己不断把数字化能力不断进化。

美的这种足够牛x的数字化能力,让美的只需要拿出了自己工厂的一部分工业数据就能够让工厂大脑得到足够的训练。

这一小部分数据是多少呢?

每天30亿条实时数据。

有了数据,就能完成数据训练,然后再结合知识库的沉淀,工厂大脑不断进化,工厂大脑就能完成决策。

工厂大脑的一次决策,一定是原来发生过不少于10次这样的事情,原来是怎么解决的,它才会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

光有这个,够了吗?

还不够。

具身智能的能力也需要有。

你只是拥有工业数据,只是让工厂大脑很灵敏,但具体很多活儿还是需要工业机器人去干活的。

巧了,美的的工业机器人业务是全球第一阵营,排名第四。

光有这个,够了吗?

还不够。

得需要有足够丰富的场景,工厂大脑才能更快完成进化。

就像是人是怎么变成大人的。

摆摊儿,背锅,开车,装修,创业,借钱,失恋。

足够多丰富的场景,才能让你的大脑决策更快,更准确。

美的,还是有。

很多人知道美的是卖家电的,但不知道的是,美的在to b的营收已经到了千亿级别,这些to b客户覆盖了几十个行业。

美的见过的工业场景不是丰富了,可以说是盛宴了。

产业基础,重视技术,是机器人领域的大佬,还能有足够丰富的工业场景。

那我问你,美的要是做不出来,谁又能做得出来?

5

美的智能体工厂牛吗?

牛。

美的在工业技术上的积累,牛吗?

牛。

然后这一切,都不及美的野心上的牛。

都知道AI投入是要烧大钱的。

硬件改造,软件开发,算力消耗。

训练,推理,数据存储。

不说要买多少显卡了,光是电费都得多烧不少。

美的工厂本来已经效率很高了,这么做图啥呢?

短期呢,肯定还是抠利润保品控让产品更吊。

人是会失误的,人是会打盹儿的,人是会手抖的,人是会漏检的。

但机器不会。

智能体的好处,是提前发现故障可避免产线瘫痪,是能发现哪些能耗是非必要的。

效率提高,成本搞低,产品搞好。

光是美的荆州工厂,与之前相比,核心业务场景平均效率提升超过80%,在关键环节实现了100%防呆防错。

长期,这个事儿就更牛x了。

工业数据是资产,而经过智能体优化后的数据,更是高价值、高壁垒的战略资源。

想象一下,每多一家工厂接入美的系统,其大模型的精确率就会继续提升,然后吸引更多客户,美的的工业大模型就会更牛x。

有了持续进化的工业垂直模型,美的自己就能继续进化,和西门子、GE掰手腕。

说到这里,你以为西门子只是个卖冰箱、洗衣机的家电品牌?

1879年,当别人还在用蒸汽火车吭哧吭哧跑的时候,西门子搞出了世界首条电气化铁路。

1881年,当大清还在提灯笼的时候,西门子给柏林装上了全球首个商业化电力路灯。

直到如今,全球40%的发电厂用西门子的技术,工业自动化、高铁、智能工厂,都有西门子的身影。

你以为那个卖冰箱卖洗衣机的西门子,实际上是工业巨佬。

同样,那个你以为在卖冰箱卖洗衣机卖空调的美的,实际上也是个工业巨佬。

美的已经是一家to b营收突破千亿的工业技术巨头,在工业互联网有美云,在医疗有万东。

做能源服务的合康新能营收达44.97亿元,同比增速163.06%,净利润7118.37万元,同比增幅732.83%;科陆电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净利润1.9亿元,同比暴增579%。

卖工业机器人的库卡中国今年以来业绩增幅超过10%,公司旗下GMCC品牌压缩机,202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

你自己停下来,不迭代,别人也会迭代。

你不进化,别人也会进化。

尤其是工业技术。

你卖个家电,别人还会在乎个品牌,但人工厂客户选你,可不是图这个,你比别人更贵,还效率没别人高,那你请我每天去商k都没有用。

要么迭代,要么无。

对于一个持续在工业技术上发力的工业巨头,保持持续领先,尤其是在工业AI上保持领先是必要的,也是roi极高的一件事。

大模型是用出来的。

而中国是制造业最吊的国家。

美的又是中国制造业的那个扛把子。

那么只要持续迭代,美的智能体工厂很可能就会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操作系统”。

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6

很多人纳闷儿,是,更先进了,可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当然有关系。

生产力都变了,能跟你没关系?

人类生活每次的升级,都和生产力的巨变有关系。

如果美的智能体工厂普及以后,消费者整个生活可能都会天翻地覆了。

来,我们做个简单推演。

开始呢,效率高了,生产成本就会变低。

仅仅是2025年上半年,美的在应用AIGC后整体核算下来缩减的成本,就已经是2.8个亿了。

整个产业链都会降本,终端售价也会跟着跌下来。

因为AI提前预判故障,品控也会更稳定,所以安装维修费会跟着降。

售后上门次数减少,保修期也能继续延长到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一个数。

保修期10年?

不不不,30年,50年。

柔性生产更是会成为现实,定制一款印着自家宠物头像的冰箱,可能只需要加一杯奶茶的价钱。

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因为生产成本足够低,那么万物皆可定制,你的脑洞就是产线。

到最后所有工厂都变成智能体工厂后,人类可能只剩两件事了。

想需求,和收快递。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技术服务于人,而非主宰人。

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生产力跃升都带来根本性变化。

蒸汽机让人类摆脱了畜力限制,电气化将能量转化为标准化动力,智能化正在将重复劳动转化为算法决策。

美的智能体工厂代表的新范式,把从人适应机器转向了机器适应人,把经验驱动转向了知识沉淀,把拼加班时长转向了拼处理异常事件的决策能力。

1879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力机车,当时的人类只看到了奇技淫巧。

嚯,这玩意儿,巧妙。

却没想到最终改变的是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认知边界以及财富总和。

今天,美的的智能体工厂,同样站在这样的转折点上。

成为,世界运转的一环。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