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当地时间6月3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纽约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谈及对美以及对华关系问题。
苏杰生表示,将印美关系简化为“反映对华立场”的观点是一种“严重过度简化”甚至“具有误导性”的说法。他称,中美关系如今更加竞争性,这一背景下印度会基于自身利益行事,既要稳定对华关系,也要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合作。
苏杰生是在回应“印美关系在多大程度上由对华立场决定”的提问时作出上述表态的。
他对《新闻周刊》首席执行官德夫·普拉加德说:“我认为,将印美关系说成围绕中国展开是严重的过度简化。事实上,这不仅是过度简化,我认为有时甚至具有误导性。”
他表示,印美关系涵盖“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庞大的印度侨民社区对美国的显著贡献。“我认为这一群体带来了颠覆性变化,而这与中国毫无关系。”

6月30日,苏杰生在纽约接受《新闻周刊》采访现场
他强调,美国和印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
“看看我们的贸易数据,以及这些贸易对我们各自经济的重要性。再看看我们在技术领域的联系,”他说,人们往往将两国的国防或安全合作也与中国挂钩,但“我请大家看看另一海岸,我们为保障阿拉伯海的全球航运安全而开展合作。”
“现在是一个过度简化的时代。我恳请大家不要陷入这种误区。我认为世界要复杂得多,有着多重成因。我们的利益远不止涉及一个国家。”
“我当然愿意相信,印美关系之所以进展顺利,是因为这种关系本身具有巨大价值。” 苏杰生说。
他还提到,当前国际格局存在一些现实,其中之一便是中美关系已不复往昔,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坦率地说,就我们而言,我们观察这两个国家,他们各自已经决定了如何看待彼此。显然,其中会有策略层面的考量,他们对彼此也有着更宏观的战略认知。”
“在这样的格局中,我们会坦诚地审视如何才能增进自身利益。”
苏杰生补充道,“我认为,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到,我们与美国有着非常强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邻居(we are China's largest neighbour),两国有着陆上边界。我们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他强调,中国也是印度的重要贸易伙伴。
“因此对我们来说,问题在于:如何稳定与中国的关系、构建对我们公平的平衡机制,与此同时,如何利用好与美国的共识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坦率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行事方式。”
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京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中印边界问题印方特别代表多瓦尔。
王毅表示,近期,两国关系取得一些积极进展,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努力解决现实问题。
王毅强调,龙象共舞才能共赢,中印应坚持“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双方“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的重要共识,坚持睦邻友好方向,争取互利双赢前景,展现两大文明古国的历史智慧,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双方应更多聚焦合作事项,加强两国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舞台相互支持。
苏杰生上月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曾谈及全球变革。他说,人们看到的趋势并非在某一天突然形成,而是经过多年发展而来,印度致力于与主要大国及不同地区建立牢固关系,目的是在“多极世界”中占据最佳位置。
他称,过去11年,印度外交政策聚焦于这一多极化理念。“你需要展望当今世界……多个极点既竞争又合作。”他补充道,印度正努力确保自己面临的问题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延伸阅读
观察者网消息,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在市场巨震后又宣布暂缓90天,威胁各国对美让步,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5月23日报道,目前距7月9日截止期仅有月余,特朗普的贸易谈判美梦收效甚微。
在本月初与英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后,白宫继续吹嘘其与十多个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取得进展。特朗普本人甚至宣称,“有多达150个”国家希望达成协议,美国会在90天内达成50份协议。
但根据与十名外国官员、美国商界领袖以及其他熟悉谈判情况人士的对话,在许多谈判中,美国与他国分歧日益加剧。据透露,其中一些国家开始态度强硬,甚至包括那些渴望达成协议的国家,例如一些亚洲国家。
“人们会想,‘(达成协议)又有什么意义?’”一名欧盟官员表示,美英贸易协议并未解决关键症结,同时又维持10%关税,这引发了其他国家对谈判价值的怀疑。
“亚洲国家清楚,时间在他们一边”
报道称,这提醒人们,传统贸易谈判缓慢且复杂。特朗普和其他高级官员最近开始公开承认这一现实,并暗示他们将不得不在许多国家“对等关税”生效日期之前设定新的关税税率。
不过,他们对于如果未能达成协议将会发生什么含糊其词。特朗普承诺将公布新的关税数据。但财政部长贝森特此前暗示,白宫可能会制定区域关税税率,或者对那些没有“真诚”谈判的国家恢复到较高税率。
白宫尚未回应置评请求。但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日前接受采访时称,他“非常有信心,未来两周内会看到一些新协议”。

特朗普23日在白宫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Politico指出,特朗普政府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可能会延长由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此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已经拖累了消费者信心、商业投资和经济增长。
“贸易协议推进的很多方面都有些不顺,”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经济学副总裁斯科特·林西科姆表示,“我认为没人指望90天内能达成90份协议。但我确实认为,我们确实期望能尽快达成协议,以保持进展。”
林西科姆表示:“我认为,在市场受到打击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些都向亚洲国家表明,时间站在他们这一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助理总法律顾问帕特里克·奇尔德雷斯认为,美国经济已因对中国产品征税以及汽车、钢铁和铝等产品征税而步履维艰,鉴于关税对美国经济构成的威胁,最后期限的压力是双向的。
“观察已宣布协议的详细程度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将会很有意思,”奇尔德雷斯说,“随着90天期限的临近及签署越来越多此类协议的政治压力,我们可能会看到协议的细节越来越少。”
白宫近一段时间频繁放风将与多国达成协议,听起来胜券在握,但现实远非如此。Politico在4月末曾援引消息报道称,美国与日本、印度谈判团队仅仅达成了协议的大致“框架”,由于其中细节非常棘手,预计“敲定最终协议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印度、越南、日本、韩国,都很棘手”
报道认为,最有可能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的国家是越南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国家是美国官员的关注重点,目的在于“孤立中国”。此外,越南和印度对美国贸易逆差都很大,一旦所谓“对等关税”生效,两国都将关税飙升。但尽管越南和印度都有政治意愿,但协议并没有像白宫最初大肆宣传的那样迅速达成。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印正进行“艰难的谈判”,这可能意味着至少在6月前恐难达成任何协议。该人士补充说,初步协议“预计将在几周内达成,但肯定不止两到三周”,这可能更像是未来谈判的一个框架。
与此同时,如果越南未能在7月初前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将面临46%的关税,这将重创越南对美出口,而这些出口占越南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30%。
然而,一项涵盖美越贸易所有方面的长期协议可能难以达成。一名知情人士称:“美国提出的协议条款实在糟糕透了。”该人士透露,越南本周派遣贸易代表团前往美国,旨在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达成“初步协议”。但一名美国行业分析师表示,两国达成协议的时间可能不会是本周,很可能在临近最后期限之前。
报道称,印度和越南尚且如此,美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谈判只会愈发艰难。
日本官员代表团于23日抵达华盛顿,进行第三轮谈判。但日方继续要求特朗普在任何协议中取消对日本征收的所有关税,包括10%的所谓基准关税。但特朗普政府官员表示,这项关税不容谈判。
此外,日本的国内政治可能促使其谈判代表采取强硬路线。据悉,日本国会参议院将于7月举行选举,而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党民意调查结果不佳,这增加了在与美国谈判中的压力。

日本首相石破茂曾表示:不会对美国唯命是从 共同社
美国与韩国的谈判也受到韩国国内政治局势的阻碍。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今年早些时候被罢免后,目前处于临时政府的领导下。韩国总统选举将于6月3日举行,这意味着任何协议都将在那之后达成。
有消息称, 美韩官员本周举行了第二轮“工作级别”会谈,试图为下个月的部长级会谈铺平道路。但有知情人士表示:“会谈并不会达成协议,这更像是确认双方各自的意愿。”
美最大贸易伙伴怀疑:谈成了,又有什么意义
特朗普政府与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欧盟的谈判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四个经济体合计占美国商品贸易的一半以上。
加拿大和墨西哥此前由于边境问题,已面临25%的关税(尽管这些关税已基本暂停),因此被豁免于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这两个国家预计在特朗普政府完成降低全球关税的谈判之前,不会重启贸易谈判,因为这很可能会影响到2026年对《美墨加贸易协定》(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谈判达成的贸易协定)的审查。
5月23日,特朗普在其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建议从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特朗普还指责欧盟:“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税50%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成员已私下向欧盟方面表达了不满。他们认为,欧盟成员国间不同的优先事项拖慢了谈判进程,欧盟代表过于谨慎,不愿解决美国的担忧,其中包括媒体服务收费、增值税、汽车法规以及在反垄断案件中对美国公司处以罚款。
同时,还有知情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官员一直想要联合盟友对华贸易施压,此前英国已同意对中国钢铁征税,但欧盟迄今尚未同意对中国商品征税,只说会就相关问题与美国磋商。
本月早些时候,欧盟批准了一项计划,如果美欧贸易谈判出现问题,将对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一名欧盟官员表示,英国的协议并未解决关键症结,同时又维持特朗普提出的10%关税,这引发了其他国家对谈判价值的怀疑。这名官员称:“人们会想,‘(达成协议)又有什么意义?’”
特朗普此前多次上调对华关税,美国对华关税从最开始20%,到54%,再到104%、125%,再到最终的145%。但特朗普在硬挺了一个月后,终于撑不住了。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同意在90天内降低关税,将税率下调115%。
“不要被特朗普的虚张声势唬住,中国给全世界打了个样。”5月12日,美国《大西洋月刊》以此为题刊文称,特朗普向全球高举关税大棒,同时发出严厉警告:“不得报复,必有回报”。然而中国无视了这一警告,最终却得到了回报。
但在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突破后,特朗普政府仍未放弃对华挑起贸易争端。日前,美国商务部网站调整了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新闻稿相关表述,剑指华为。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倘若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实质性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