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家庭的隐秘伤害,不是贫穷,而是不会保护妈妈,甚至伤害她

文|小雯

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爸爸在沙发上看电视,喊他几句,他要么不理,要么冷着脸。

妈妈在餐桌上絮絮叨叨,说的不过是一些生活小事,爸爸不耐烦地打断,甚至劈头盖脸地呵斥一句:“你能不能闭嘴?”

你站在一旁,什么也没说,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空气里,藏着压抑的火药味。

你什么都没做,却被迫成为一个“证人”,一个爸爸漠视、妈妈受伤的家庭氛围里,最小却也最敏感的见证者。

你以为时间过去就好了,但这种情境,它会一遍一遍刻进你的潜意识里。

你长大后会发现:一个父亲真正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地方,从来不是赚钱多少,不是说话严不严,而是:

他又没有好好保护妈妈。

如果没有,那这个家庭里所有人,包括你,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伤。

01|你小时候看到的,是“爸爸怎么对妈妈”,不是“爸爸有多严厉”

很多人说,父亲就是那个严厉管教的人。

但你其实知道,父亲的“严厉”并不是最让你难过的。

你真正记住的,是他如何对待你妈妈的样子。

他是吼她、指责她、动手?还是护着她、心疼她、在外人面前为她撑腰?

你有没有发现,你小时候只要看到爸爸在言语上贬低妈妈,哪怕你自己没被骂,你的心也像刀子割一样。

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妈妈就是你最初的安全感来源。

而当爸爸攻击妈妈的那一刻,你就会有一种双重的撕裂感

一个是“我爱的妈妈被伤害了”,另一个是“我不能保护她,而爸爸竟然是施害者”。

这种感觉,会留下非常深的心理创伤。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提出过“情感遗弃”这个概念:当孩子看见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而无能为力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深度的无助感和自我怀疑。

因为在小孩的世界里,爸爸妈妈本该是合一的,是安全的。

爸爸不保护妈妈,甚至伤害她的那一刻,小孩的世界是碎裂的

你开始怀疑:

“原来爱是这样的?”

“原来亲密关系可以这么冷酷?”

“那我长大之后,是不是也会这样?”

你不自觉地学会了退缩,学会了沉默,学会了不去期待亲密。

这不是贫穷带来的后果,也不是严厉教育能造成的。

而是一个男人,在家庭中对爱人不负责、不温柔、不保护,造成的最隐秘的、最深远的伤害。

02|你越长大,越发现:父亲如何对待母亲,决定了你怎么看待自己

也许你现在已经成年了,甚至也成为了父母,但你会发现,你的亲密关系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问题。

比如,你特别容易内疚,哪怕对方错了,也会怪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

比如,你特别容易讨好,生怕别人不高兴,哪怕你已经很累了。

比如,你对感情始终抱有怀疑,一旦有人靠近你,你就想逃走,怕被伤害。

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可是如果你静下心回忆一下小时候的画面,就会恍然大悟:

你看到过爸爸当着你的面伤妈妈,或是不理睬她、贬低她、骂她,甚至动手。

你没有被直接骂,却“继承”了那份氛围。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关系模型内化”——指的是我们从父母身上学到的情感处理方式,会被潜移默化地复制到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中。

你看到的不是一个温柔、体贴、为家庭撑腰的父亲,而是一个让妈妈疲惫、让家庭不安的人。

于是你潜意识里觉得:

爱,是危险的;亲密,是让人受伤的。

甚至更可怕的,你开始模仿。

你学会了像妈妈一样压抑自己、妥协自己、失去自己;或者像爸爸一样情绪暴躁、冷漠疏离、拒绝靠近。

你以为你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其实你只是复制了它。

03|一个真正成熟的父亲,是“为爱负责的人”

很多人把做父亲等同于“挣钱”“权威”“说一不二”,但真正成熟的父亲角色,不是家里的“指挥官”,而是家庭氛围的“调和者”

一个好父亲,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天天教育孩子“要懂事”,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看到:

“爸爸会保护妈妈。”

如果妈妈很累,爸爸会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

如果妈妈在外受了委屈,爸爸会站出来为她说话;

如果妈妈情绪不好,爸爸会用温柔和理解去安慰她。

这样的父亲,就是家庭真正的“定海神针”。

孩子看到这样的爸爸,内心是有安全感的。

因为他知道,爱是可以被保护的,关系是可以被修复的,男人不是只有强硬和命令,也有温柔和担当。

反过来,如果父亲不保护母亲,甚至伤害母亲,就会传递给孩子一个很扭曲的信号:

“关系是对抗的”“亲密是危险的”“我不能信任最亲近的人”。

这份扭曲,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

04 | 梅娘说:

很多男人以为,家庭最重要的责任是挣钱养家。

但我想告诉你:

家庭真正的秩序,不是靠钱撑起来的,而是靠情感支撑的。

如果你拼命挣钱,却让老婆在家一地鸡毛、满脸泪水,那这个家的情绪就是塌的。

而孩子,是情绪的“吸音板”,他们会悄无声息地,吸收这一切苦涩。

爸爸的缺席不是只有“离家出走”,还有情绪上的不在场;

爸爸的伤害不是只有拳打脚踢,还有冷漠、轻视、不支持。

爸爸的温柔,也不是花钱送礼物,而是他有没有站在妈妈的身边,在孩子面前,永远是“我们”而不是“你和她”。

你要知道:

你爱不爱妈妈,孩子是看得出来的。

你有没有保护妈妈,其实就是你给孩子的“情感教育”。

你若温柔,孩子的世界就会柔软;你若粗暴,孩子的世界就会变得坚硬。

所以,男人啊,别再说“我脾气是这样”“我话少”“我不会表达”。

你不保护她,孩子就会一生带伤。

愿你成为那个在孩子心中最踏实的爸爸,也是那个在爱人身后,最可靠的男人。

不吼,不推,不贬低,不冷眼相对。

真正的爱,不是在床边哄孩子入睡,而是先用你的一生,去护住孩子最早爱上的人——

她的妈妈。

发布于:江苏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