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以“死”相逼后,抖音终于出手!

五一假期,互联网上演了一场堪称惨烈的博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5月3日发文称,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真的是以“死”相逼了。事情闹到这步,抖音终于对柴怼怼做出了处罚。

什么人能把国内最知名的商超企业逼到悬崖边?抖音平台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胖柴之争”是闹剧,更是悲剧

于东来的怨气不是凭空而来,换成谁都受不了“人在家中坐,祸从网上来”的飞来横祸。

今年4月5日,抖音玉石圈带货播主柴怼怼忽发暴论称,胖东来不是靠商超赚钱,主要利润在玉石销售,以低成本玉石,高价销售牟利,“成本几百块钱的玉石卖几千几万,利润几十上百倍……”。

4月8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了《关于“柴怼怼”网络侵权的回复说明》称,柴的言论没有任何数据作为支撑,对胖东来销售的玉石具体的定价和利润得出虚假结论,严重伤害胖东来品牌和社会信任,这些虚假和未经证实的事实指控,涉嫌诽谤和不正当竞争。

这可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官司。柴怼怼没数据,胖东来有。胖东来公开了相关经营数据:数据显示,期内(1~3月)胖东来集团整体销售约62.7亿,净利约3亿,税金约2.68亿。其中,超市含税收银销售收入约26亿,而和田玉销售收入为2190万元,毛利率20%,占珠宝部销售3.6%,占胖东来商贸集团销售0.34%。

可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互联网戏码并未停止。胖东来的经营数据也堵不上柴怼怼的嘴,“主要利润来源”“几十上百倍利润”的胡诌站不住脚,那就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玩法。开始指责胖东来玉石产品的产品质量、定价标准,从“谁要是购买了胖东来的玉石那就是在交智商税”到推断胖东来涉嫌偷税漏税,调门越来越高。甚至上升到了“我就是讨厌河南”的地图炮,画风既凶残又嚣张。

可是胖东来能怎么办呢?狗咬人,人又不能咬回去。于是乎,柴怼怼一条条视频发,胖东来只能摆事实、讲道理地反复回应。这是大象被苍蝇烦死的节奏。

最搞笑的是,被折腾大半个月、烦不胜烦的胖东来终于广而告之向法院起诉柴怼怼,柴怼怼愣说没有。4月30日,胖东来把法院的立案通知书晒上了网,通知书显示立案日期为4月25日。连司法程序都能不当回事,这位柴怼怼的心真够大、嘴也真硬。

柴怼怼的出格言论终于惹了众怒,其真实身份被网友扒出,刑事前科、卖假中药的劣迹等等。

这场“胖柴之争”,自始至终是闹剧,更是悲剧。回顾事件的起点,“胖东来主要利润来自玉石销售”,任何有点商业常识的都会觉得很可笑。平民商超行业是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以胖东来近200亿的年经营体量,玉石生意这种小众生意根本不可能带得动。

后面的剧情,无非是碰瓷不成满地打滚撒泼的老套路。可是,这种烂大街的套路在平台屡屡得手,碰瓷企业的“热点”层出不穷,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

改不好的算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柴怼怼VS胖东来”闹了近1个月,抖音平台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一点不耽误“全网最聪明”的算法推送。两家的商业争议,算法装睡也就罢了。柴怼怼赤裸裸的地域歧视,算法竟也视而不见。

最搞笑的是,5月2日平台接到胖东来的投诉后,平台的答复是建议补充原投诉中缺少的证据材料。估计看到这么官僚腔十足的答复,胖东来的法务要吐血。29条违规视频就挂在平台,人工长长眼最多就是个把小时的事,竟然还要胖东来补充“缺少的证据材料”?这是算法严谨,还是算法失智?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于东来5月3日“以死相逼”,这事能从劳动节拖到儿童节。以柴怼怼的效率,能再发29条视频。

即便于东来拼死反抗,换来的也只是抖音平台对柴怼怼下架违规视频、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的“重罚”。抖音公告称,“针对涉企侵权展开专项服务,依法依规解决侵权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只是对被恶意中伤了近一个月的胖东来而言,怕是很难给这样的“专项服务”打高分。

于东来不是第一个被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平台舆论逼到跳脚的企业家。去年钟睒睒怒斥抖音平台言犹在耳,各类网红、网黑围攻农夫山泉的“盛况”至今令人胆寒。从所谓“宗钟恩怨”到农夫山泉媚日,大小网红们的脑洞之大、火力之强,让人侧目。钟睒睒的高堂在这场风波期间离世,让他留下了解不开的心结,悲愤地喊出了“我在等待你们诚恳的道歉!”

抖音官方也给出了回应,抖音副总裁李亮表示:“各大平台都在使用算法,算法并没有那么复杂和神秘。但算法的科普做得不好,透明度不够,同时对于谣言与网暴识别与打击力度不够,这个确实是我们平台公司需要加强的。”

勇于承认不足的态度不可谓不诚恳。可是,半年后谣言受害人轮到了于东来,抖音算法的透明度提高了吗?对谣言与网暴的识别与打击力度加强了吗?答案多少让人遗憾。

这背后到底是算法的问题,还是平台管理思路的问题?是技术条件的客观限制阻碍了改进,还是在经营理念层面有着更深层次的“隐情”?平台应该给屡屡受伤的企业(家)们一个明确说法了。

结语:养蛊食人,必遭反噬

算法中立,避免平台过度干预舆论,的确是互联网舆论空间的重要支柱,但这不是纵容自家网红侵权企业(家)吸引流量的借口。算法推送推波助澜制造热点时不中立,处置涉企侵权时“中立”了,成了对摆在眼前的证据视而不见的睁眼瞎。

侵权企业(家)的恶劣炒作在短视频平台上反复发生、屡禁不止,已经成了营商环境的顽疾。企业被大小网络“苍蝇”干扰,轻则牵制了企业经营者的精力,重则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破坏企业形象,这不是小问题。一个劣迹斑斑的柴怼怼耗死胖东来,受伤的是一年近200亿营收的大型企业和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损失是区区几个流量收益能弥补的吗?

更为甚者,中国社会的经济民粹主义本来就根深蒂固,平台有意无意地在舆论场上推波助澜,是雪上加霜。中国企业现在普遍面临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别说暴利了,绝大部分企业能有点赚的就要烧高香了。平台上却是动辄“暴利指责”的天下围攻。承受外部环境恶化的压力,中国企业现在急需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吸引外资,平台上却是排外、仇外成了流量卖点。这是要把中国经济导向何处?养蛊食人,真不怕遭到反噬吗?

如果钟睒睒怒斥、于东来死磕,还是喊不醒装睡的平台算法,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怒火或许就在不远处……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