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正是拉开差距的时候,家长如果想要督促孩子,就要好好利用假期。”在中国中部的一个五线小城商场内,一位销售员正在卖力地推销学习机。
随着春节临近,年货消费再次迎来高峰,与以往囤积零食、新衣不同,学习机是不少家庭今年年货清单上的“新宠”。各大教育科技公司纷纷瞄准“寒假经济”,推出各类促销和新品,试图在年货市场分一杯羹。
上述销售员对界面新闻表示,学习机在过年期间的销量比平时要好,因为过年很多家长都从外面打工回来,孩子也都放假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询价。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下沉市场拥有更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更强烈的教育焦虑。许多“小镇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当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课外辅导机构的选择也较少。
“小孩在外面报辅导班都要花上万元,但有了学习机,孩子在家就能享受到名师辅导。”这位销售员对界面新闻称。
时值新年购物季前夕,多省新一轮家电补贴专项政策公布,学习机被纳入其范围。据销售员介绍,每款机型基本都能少500元左右。在线上,小红书用户发布的“学习机政府补贴怎么领”的笔记已超六万篇。
不过在这个五线小城,家长线下可以选择的品牌并不多,步步高几乎是垄断性品牌。
在当地,学习机的售卖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场和新华书店内,价格从二三千的低价区一直覆盖到六七千的高位区。与新兴教育科技公司相比,步步高的线下销售网络更为下沉,但其内容不具备自研性,基本是和教育公司合作,包括洋葱学园、爱学习、新东方等。
除了步步高之外,界面新闻在当地市中心的一家大型商场内,还看到唯一一家售卖读书郎的店面,店员在销售话术中强调,该品牌是成立多年的老牌上市公司,和学习机一同展示的还有该公司旗下另一品牌小天才电话手表。
线下渠道是读书郎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据其最近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读书郎线下销售点达到4258个。2024上半年,线下经销商带来的营收高达1.27亿元,占比76.8%。
不过老品牌也面临新危机,一位教育行业投资人曾向界面新闻表示,读书郎作为一家教育硬件生产商,主要依靠渠道支撑销售业绩,而非靠内容和运营。公司基因的不同,导致读书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占到先机。
与此同时,以学而思、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教育或科技公司强势出手,更是挤占了这批传统教育硬件的生存空间,也让各大品牌在渠道、内容、智能化的竞争愈演愈烈。
目前的学生机可划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以步步高、读书郎、优学派等为代表的硬件派;二是以百度、科大讯飞、网易有道、希沃等代表的科技派;三是以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代表的教培系。
硬件派的优势在于其二三十年积累的品牌号召力,以及遍布起全国的线下销售网络;科技派以技术见长;教培系的根基则在于海量教育内容和教育数据优势。
在这三大阵营的共同推动下,学习机市场被重新激活,沙利文报告显示,2018年-2022年学习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估计2023年逼近200亿元、2027年将超过300亿元。机构预计2024全年学习机出货量将达到588万台,同比大增25%左右。
已是一片红海的学习机市场,同质化问题是行业共识,有的甚至打价格战导致行业恶性竞争。为了进一步占领市场,各大品牌不断“卷”硬件参数、卷内容、卷营销,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概念。
尤其是内容方面,最明显的一个案例是,2024年秋季学期教材改革,这要求学习机厂商迅速调整产品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大纲。
例如,学而思宣布其全线产品升级,成为率先支持新课标内容的学习硬件,并强调其课程视频100%由真人录制。作业帮也结合新教材要求,重新录制了课程内容体系。这同时也说明了,有教培背景的公司基于过往内容和团队的积累,在内容方向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不过,即便是老牌培训机构在内容上仍有短板,市场并不存在一家独大。科大讯飞的资源合作模式也迫使学而思开始增加与外部的合作。2024年10月,学而思在五天之内相继宣布与曲一线、万维等教辅品牌合作,补充内容资源池。
从场景来看,猿辅导推出不同于学习机的全新品类——学练机,年销量达百万级别。随后,学而思、作业帮相继入场,先后推出不同配置的学练机产品。
相较之下,传统的学习机品类更强调“学习”环节,而学练机更重视“练习”环节。洛图科技报告指出,学而思、作业帮学练机的推出,进一步夯实了“学练一体”的服务场景,扩大了市场竞争范围。
营销方面,据界面新闻获悉,春节期间,学而思学练机为100组高铁列车的春运旅客准备了5道趣味数学题,覆盖重庆、广州、成都、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此外,学而思还和故宫文具共同推出春节限定款“金榜题名”故宫文具礼盒,目前已在各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发售。
今年,送礼也能像发红包一样简单。结合微信平台近期推出的“送礼物”功能,学而思、网易有道等公司都宣布旗下学习产品同步支持该功能,甚至打出“送红包不如送好成绩”的口号。
大模型引爆的近两年,在学习机中搭载AI大模型,成为一些品牌避开同质化的选项。也正如此,2024年被称为“智能学习机元年”。学而思、作业帮、小度、科大讯飞等品牌目前均推出与大模型结合的学习机,新增的AI功能主要落地在口语陪练、作业批改、个性化学习等场景。
大模型能快速批改大量作业,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准确率较高。在作文、简答题等主观题上,大模型能提供初步评估,如语法检查、逻辑分析等。
但其局限性同样明显,对于需要深度理解的题目,大模型可能无法完全把握,尤其是涉及创新思维或复杂推理的题目。至今尚未有一家公司宣称其准确率能达到100%。
武汉一位家长对界面新闻称,花费五六千块钱买的AI学习机,在批改作业时还是会出错,“答案明明没写错,字迹也很清晰,却被圈出来判成错题。用手机拍搜同一道题,显示答案正确。”
AI学习机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从理论上看,AI技术有望实现理想状态的“因材施教”,解决教育中常提到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即高品质教学、个性化学习体验、大规模普惠。但在目前的实际落地过程,还有一系列挑战有待攻克。
比如,在处理复杂题目和主观题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优化模型性能,确保流畅运行。针对部分应用场景,如实时答疑,则要求模型快速响应,这对模型的推理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有高校老师认为,所谓的AI精准学,很多时候只是在精准刷题。外壳新,但内核还是老套的。即使提高能力,往往也是机械的、附加值低的能力。综合能力不足,不符合国家对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在她看来,学会学习,比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学习本身不能过度依赖所谓的AI学习机,还是要有更多元的实践和思考。AI时代并不缺答案,而是缺好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