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少年→海军陆战队跳伞专家,他的故事太热血!

海军陆战队,一支神秘而强大的队伍,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高空、深海、丛林,甚至是对手的后方。他们的训练严苛,但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央视《中国UP!》新年特别策划,邀请海军陆战队伞降教练员赖勇带我们走进这支“海上蛟龙”的世界,讲述他从恐高少年到伞降精英的成长之路。

“千分之三”

海军陆战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英。

新兵入营时,只有大约10%的人有机会进入海军陆战队,而经过超强度的训练和再次选拔后,仅有3%的人能够最终留下。这意味着,总筛选比例仅为千分之三。

赖勇,就是这千分之三中的一员。

他从小恐高,却因为对军事的热爱,立志成为一名能跳伞的兵。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有了想法,制定目标,然后实施”。

为了克服恐高,他考入了军校,学习特种作战,并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我。

人生第一次跳伞时,他从800米高空俯瞰地面。看着如画的大地,他感叹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然而兴奋之余,他却因经验不足,落地姿势不对,“震得眼冒金星”。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跳伞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精准的技术。

“小事做到精细

大事做到完美”

赖勇回忆,在一次跳伞训练时,因投放失误,他和队友们全部落到训练场之外,他的手也因此骨折。

这次事故后,他不断研究数据,总结训练方法,甚至编写了伞降训练辅助程序。经过多次验证和修订,这套程序已被推广使用。

赖勇对跳伞有着特殊的执着,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跳伞,而且要做到极致。特战队员伞降的误差一般在50米以内,而赖勇的最好成绩是误差仅为0.2米,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手掌的长度。

在他看来,“极致就是小事做到精细,大事做到完美”

如今,作为一名伞降教练员,赖勇培养精英小队的要求就是,不仅要精通高空伞降、潜水等技能,还要每个人都有独当一面的专长,组合起来具备完成多种任务的能力。

既是“数据控”也是“尝鲜派”

赖勇不仅是个“数据控”,还是个“尝鲜派”。他总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如海上双人跳伞、超低空跳伞等。

超低空跳伞被称为伞兵的“死亡地带”,因为跳伞高度越低,滞空时间越短,风险也越高。但赖勇却说,“这种尝试十分有意义,因为越低的跳伞高度越能有效减少伤亡”。

赖勇为自己设定了四个目标:考军校、精准跳伞、培养精英小队、探索军事自由落体跳伞。如今,前三个目标已经实现,他正朝着第四个目标迈进。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闹海”

这是海军陆战队的特质

也是赖勇的人生写照

从恐高少年到伞降精英

他用行动诠释了

中国军人的无畏与坚韧

致敬!

上一篇:美官员称美国政府计划向以色列交付10亿美元军事装备
下一篇:总制片人于冬:“《蛟龙行动》绝不撤档!”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